固原市原州区第十八小学

教务工作教学教研

研以共进勤探索 培以致远促提升

发布时间:2023-09-13 11:06 栏目:教学教研 发布单位:固原市原州区第十八小 点击量:1757 【公开】

研以共进勤探索 培以致远促提升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专业的提升。

你看,这里有一群温暖的人,揣着令人羡慕的慷慨与豪情,借一场高端教研,只为把更好的教育带给孩子。

 

秋日暖阳晴方好,校本研修正当时为进一步总结校本主题研修成果,提炼可推广、可学习借鉴的研修经验,通过观摩、研讨与交流汇报,让更多老师学习受益,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2023年8月18日下午,校本主题研修成果汇报分享活动在集团成员校二十三小综合楼四楼会议室如期开展。

校本主题研修成果汇报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

《五年级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材是教育教学立足之本,学识之源。五年级数学组的全体教师紧跟新课标引领,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深挖教材资源,整体设计。从课题提出、寻求理论支持,再到过程与实践探索,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确定教学突破点,更好地设计模块整合大单元教学。

最后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作为研修成果汇报展示。

组内通过研修,将教材整合策略定为:选取的教学资源应是学生喜欢的,具有趣味性、操作性和现实性的特点;选取的教学资源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较强的思想性与方法性;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发展规律为主要依据,安排、呈现数学学习内容,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标。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效开展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亦是重点。为此,一年级语文组教师就有效开展识字教学的策略大胆探索。她们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选取精读课文《荷叶圆圆》,以趣味环节设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借助拼音、插图、动作演示、以字带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课题成员反复沟通,在平日的教学碰撞中总结出更多更高效的识字方法,如:变魔术 识汉字;编歌诀 识汉字;猜字谜 识汉字;画图画 识汉字;讲故事  识汉字;以活动 促识字;生活中 识汉字;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和午读,是对识字教学的进一步巩固和补充。

因此,她们把小学生识字培养称为“小学语文的根性教育”,只有把识字能力扎根在学生学业的泥土里,才会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使学习能力破土而出,并由此发展枝叶。

 

音乐组

《音你而美研无止境---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有效互动策略探究》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音乐组老师摒弃传统的低效率的教学模式,思考教师应该如何使用策略提高欣赏音乐教学的效果,通过组内集体备课磨课形成优质课,完成小课题成果展示,提出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互动技巧与对策:快乐游戏法,音乐与美术整合法,自主表演法等,

音乐组老师说:“有了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音乐课,在未来音乐教育的路上一定还会有更大更多的探索和创新空间而他们一直在努力着。

一年级数学组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一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练习的能力,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兴趣训练。如知算理,明算法,提算速,验成果。坚持稳抓稳打,循序渐进,以生为主体,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则,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持之以恒,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为计算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表示也将一如既往,充分利用好每次教研活动,让教研为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年级语文组

《新课标背景下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优质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三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以“新课标背景下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研修。开展综合实践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例,通过研修,组内总结出提高小学第二学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解读“语文要素”,解析阅读教学生长点;关联“语文要素”,找准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强化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到课外,内化吸收。心中有课标,脚下有方向,他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躬身实践,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六年级数学组

《小学第三学段学生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第三学段数学解决问题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力求解决现实问题。六年级数学组通过课例《植树问题》建立基本的模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明白“总有”和“至少”的含义,并能初步运用“植树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并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她们认为,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结束后,杨世梅校长和马林喜校长分别进行了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期许。校本研修是一场集体智慧与个体互动的旅行,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既然我们开了头,就不能驻足,要继续“深学”。相信校本教研的深度开展,老师才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深度反思,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深度学习。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日积跬步,方能稳行致远!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学科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单元整体教学之路会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固原市安康路10号